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法官札记

        在工作中成长

          发布时间:2010-02-04 11:00:22


            时光荏苒,冬去春来,回过头来算算,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已走过五个春秋。从一名书记员到一名法官,我在工作中慢慢成长着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依然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之初——一个稚嫩的学生,从校园里走出,带着些许迷茫,带着些许憧憬,我踏进了扶沟法院。自此,我怀着一腔对工作的热情,揣着一颗忠于法律的心,开始了自己的工作。下乡、送传票、开庭记录……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慢慢地熟悉了工作的流程。看着身边的同事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,听着他们谆谆的教导,我在慢慢成长着,经验在慢慢的积累着,于是我越来越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愉快,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一次是下乡送传票的经历。记得那是一个借款案件,有五个被告。我们邮寄送达的传票当事人拒绝签收,于是我们就驱车到当事人家中去送这些手续,可当事人死活就是不签收,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,待问明缘由,原来是因为他们只是支名贷款和担保,并不是实际用款人,真正的用款人是原告信用社的一名职工及丈夫。五被告只是该信用社职工同村的村民,是在实际用款人(也就是信用社职工)出具了证明(证明内容为:借款到期后由该信用社职工及其丈夫负责偿还本金及利息。)的情况下,才同意支名贷款和担保的。这都是不懂法律酿下的苦果。他们只坚持不是他们用的钱,所以就不该他们偿还,于是这些手续根本就不应该送给他们。最后在我们苦口婆心的解释说明下,终于把手续给送了。回带单位已是下午两点多了。可下午,正在上班时,该案件的一个被告来到了我们的办公室,见着我就大吵大闹,说:“凭什么把传票送给他,应该送给信用社的职工,他根本就没有贷款,法院是为信用社开的……”他好像是失去了理智,边说还边骂……看到这种情形,原本上午就看了当事人一上午的脸色,本来就一肚子委屈了,此时的我,越想越是感觉委屈,泪水不争气的就流了出来,仿佛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,于是径自趴在办公桌上哭了起来。庭里的另一名同事把这位当事人叫了出去,又做了好久工作,他终于回去了……

           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在经历了那么多次被当事人误解之后,在看惯了那么多因败诉不服而大吵大闹的当事人,最终心平气和的说明情况后,再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以前的举动,真的自己都感觉有点可笑自己的行为,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太不成熟了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在工作中,我懂得了换位思考;在工作中,我学会了耐心的听取当事人的陈述;在工作中,我理解了司法为民的真正内涵……我在工作中慢慢成长,在成长过程中,我将用手中的笔,更用心记下其中的点滴,以便于时刻提醒自己改正不足之处、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,更好的积累工作经验服务于人民,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法官!

        责任编辑:许小兰    

        文章出处:bat365app手机版下载_h365邮箱官网_365怎么查看投注记录人民法院民二庭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